|
|
|
急性子的栽培技術 |
急性子為鳳仙花科植物鳳仙的種子。鳳仙別名小桃紅、指甲花、小子紅等,為冷背品種藥材。由于近年來中藥材種植推廣單位,引導不夠科學,致使中藥材種植比例失調,廣大藥農都趨向大宗常用藥材,卻忽略了部分確有奇效而用量呈上升趨勢的冷背品種,結果往往是大宗藥材積壓過剩。急性子作為冷背品種,種植前景看好。據有關資料顯示,急性子近年來用于癌癥治療方面,效果卓然,促使其用量、價格逐年上升。據《中國中醫藥報》報道:僅安徽亳州中藥材市場每年就銷售50噸,而且十分搶手。急性子種植管理都比較簡單,而且全國各地均適宜種植。 |
|
|
|
丁香的栽培技術 |
丁香為桃金娘科常綠喬木。葉、花、果實及莖枝均可蒸取丁香油,作為芳香、鎮靜驅風劑。原產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群島。20世紀50年代引入廣東南部試種,海南省萬寧、屯昌、那大、澄邁為主要試種區。味辛,性溫。有緩胃降逆、止痛的功能。治呃逆、嘔噦、吐瀉、胃痛、腹痛等癥。 |
|
|
|
百合夏季管理要“六看” |
1. 看苗施肥 百合播種后,當地溫達到14~16℃時開始出苗。由于百合出苗時間長、養分消耗大,所以應重施苗肥,每畝用1000kg充分腐熟的人畜糞或20kg尿素潑澆。6月上旬,當百合進入開花初期,其地下鱗莖生長加快,這是百合產量形成的關鍵期,需肥量大而集中,應追施壯葉肥,每畝施尿素15kg。百合有喜磷、鉀肥的習性,追肥時應適當加入磷、鉀肥,氮、磷、鉀的比例為1:0.6:0.8。7月上旬,如發現葉片發黃、脫肥早衰的田塊,可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00g和尿素0.5kg~1kg對水50kg葉面噴施。 |
|
|
|
紅花與決明子套種可高產 |
紅花 選地、整地:紅花對土壤要求不嚴,輕度鹽堿地也可有利于紅花生長。但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中等肥力的沙壤土為好,澇洼積水地塊或重茬地塊不宜種植。整地時,事先施足底肥,每畝施圈肥 2000kg、過磷酸鈣50kg、硫酸鉀肥15kg、尿素10kg,耕細耙平,備播。 |
|
|
|
黃連高產種植新技術 |
黃連又名種蓮、雅連、雞爪連,產于海拔900~1500米的潮濕、多陰少陽、中性土質地帶。黃連屬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種類頗多,產區亦廣,有野生與農種之分(野生者質優)。育苗生長期1年,移栽生長期4年,株高15~45cm。 |
|
|
|
金銀花套種藥材新模式 |
金銀花是常用大宗中藥材,用途廣、價值高。但由于生長周期長,三年才能進入盛花期,短期內效益不明顯。山東省菏澤市潤康中藥材研究所根據金銀花的生長特性,探索出擴行縮株、合理密植、間套藥材、以“藥”養“花”的高效套種模式,達到了“當年栽花,當年見效”的效果,為金銀花的規模化、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有效途徑。 |
|
|
|
益智的栽培技術 |
益智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100厘米~450厘米。益智以果實入藥;有健脾胃、補心神、安神、暖胃的功效;主治腎虛遺精、小便頻數、腹痛泄痢等癥;主產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福建等省區也有栽培。益智既可入藥,也可加工制作罐頭投放市場,栽培益智是農家致富的好門路。益智栽培必須把好“四關”: |
|
|
|
天麻規范化栽培技術 |
天麻又名定風草,為蘭科植物,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以塊莖入藥,有益氣鎮痙、平肝息風、定驚祛濕的作用。可治頭昏目眩、肢體麻木、癲癇、小兒驚風、高血壓病、耳源性眩暈等癥。天麻主產貴州,云南、四川、廣西亦產。廣東粵北、粵西北尚有試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