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黃芪的栽培技術 |
黃芪別名錦芪、錦黃芪等,為豆科黃芪屬植物。在黑龍江省“北藥開發”項目中,選用的是東北黃芪(膜莢黃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80cm,為正品黃芪。它是以根入藥的常用中藥。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等功能。主治表虛自汗和盜汗、氣虛血脫、脾虛泄瀉、癰疽不潰或潰不收斂以及一切元氣不足等癥。 |
|
|
|
穿山甲的養殖技術 |
穿山甲又名鯪鯉、麒麟、山甲珠,屬古態的哺乳動物,鱗甲目穿山甲科。體長一般為40~55厘米,尾扁而粗,體較短。體和尾被有覆瓦狀的角質鱗;頭小、吻尖、口、耳和眼都小,無齒,舌細長,能從口孔伸出舐取食物。四肢短,爪強壯銳利,用以搔地覓食或掘洞穴居。穿山甲性情溫馴,喜食螞蟻及其它昆蟲,膽怯、怕驚,晝伏夜出覓食。野生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地區以及越南、緬甸、尼泊爾等地,棲居在丘陵山地的樹林、灌叢、草莽等處。 |
|
|
|
黃連病蟲害防治法 |
1.白粉病(藥農稱為“冬瓜粉”):5月下旬發病,7~8月為害嚴重。發病初期在葉背面出現圓形或橢圓形黃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病斑。葉表面病斑褐色,長出白粉,并由老葉向新葉蔓延,白粉逐漸布滿全株葉片,使葉片慢慢枯死,重者全株死亡。防治方法:①調節蔭蔽度,適當增加光照并注意排水;②發病初期,用慶豐霉素80單位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每7~10天噴霧1次,連噴2~3次;③選育抗病品種,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④實行輪作。 |
|
|
|
板藍根常見病及無公害防治 |
板藍根適應性強,對自然環境和土壤要求不嚴,耐寒性強,易于栽培管理,近幾年價格穩中有升,經濟效益較高,其根、葉均可入藥。栽培中病害較多,常見的有霜霉病、白銹病、黑斑病、根腐病和菌核病等,應及時防治,否則將引起減產和藥材品質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致使經濟效益降低。現就幾種常見病害表現癥狀及其無公害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
|
|
|
獨角蓮高產栽培技術 |
獨角蓮為天南星科名貴中藥材,俗稱疔毒豆。由于獨角蓮具有較高的醫療價值和防病保健功能,發展前景極其廣闊。 |
|
|
|
高產日本豪麗參的栽培技術 |
豪麗參是日本人應用基因加強技術育出的一種抗癌高產胡蘿卜新品種,畝產1萬千克左右,四季皆可種,以夏種者最優,效益每季4000元左右,加工果脯或速凍保鮮,效益成倍增加。生育期90-100天.,各產區可種。 |
|
|
|
葛根深加工綜合技術 |
葛根是國家衛生部認可的藥食兩用植物,含有10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熱解毒、滋補營養、防暑降溫功效,能促進兒童骨骼發育、智力增長,對高血壓、冠心病等有獨特療效,開發前景廣闊.近年許多地區種植了粉葛,因它生長快、含粉率高而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目前,葛根大多只是粗加工成葛粉,若進一步深加工,適應現代市場需要,效益將更佳。下面介紹幾種葛根深加工技術: |
|
|
|
元胡栽培技術 |
元胡,又名玄胡、延胡索、玄胡索。主要產于浙江、湖南、湖北、江蘇等省。元胡以地下塊莖入藥,性溫,味苦、辛。有活血、散瘀、止痛等功效。主治腰膝酸痛、跌打損傷、婦女月經不調等癥。欲想奪取元胡高產,在栽培管理上應抓好以下技術要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