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又名種蓮、雅連、雞爪連,產于海拔900~1500米的潮濕、多陰少陽、中性土質地帶。黃連屬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種類頗多,產區(qū)亦廣,有野生與農種之分(野生者質優(yōu))。育苗生長期1年,移栽生長期4年,株高15~45cm。
一、育苗
1.采種與保存。栽種2~4年的黃連均開花結果,采收季節(jié)為每年夏季,采收時將種子柄輕輕采摘裝入布口袋里,陰干,除去殼和雜物即得到純凈的黃連種子。種子休眠保存期一般采取泥沙拌儲,用1kg黃連種子拌入3kg干濕適度泥沙中,再用透氣布口袋裝封好放在陰涼通風處,隨時檢查,以手捏成團、手松散得開為宜,發(fā)現(xiàn)沙種過干應噴灑少量清水保濕,等秋冬季再播種下地。
2.整地與做架。黃連育苗地應選土質肥沃的生荒地,除去樹根雜草,用鋤頭淺挖深度10cm,以1.5m溝排溝開箱,將土壤整細整平。搭遮陽棚,順著箱地中間每隔2米打一根木樁,木樁長約2.2m,頂端做成“Y”型便于搭放竹、木橫條枝丫遮陽。
3.播種與遮陽。播種時間在深秋初冬為宜,每畝地用純種子約0.5kg,計泥沙種為2kg,均勻撒播,然后用樹枝蓋在上面防日曬和雨淋,又可保濕防旱提高出苗率,促進苗壯苗齊。每畝苗圃地出苗10萬株,可移栽生產面積3~4畝。
4.施肥與防病。苗期精管很關鍵,播下的種子在初去氣溫回升時開始萌芽生長,檢查發(fā)現(xiàn)60%以上種子已發(fā)芽變綠色時就應揭開覆蓋物,隨即將枝丫均勻地搭放在遮陽架上,接著清除苗箱上的枯枝落葉和雜草。等黃連苗長到4葉以上就可以增施苗肥,每畝用尿素0.5~1kg,干撒或加水噴施均可,春夏秋冬各施一次。撒施草木灰可以預防白粉病,每畝可施50kg,施后用竹、樹丫輕輕將葉面上的草木灰掃落,以免燒苗。如果苗發(fā)生了白霉病和白粉病,可每畝撒生石灰1kg,也可以選用多菌靈25%可濕性粉劑兌成500倍液噴灑,也可交換使用托布津50%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灑,每隔5~10天一次,連噴2~3次效果良好。
二、栽培
黃連生長于海拔900~1500m地帶,喜陰少陽,需豐富的水分和養(yǎng)料,栽后4~5年可收獲。
1.選栽壯苗。黃連秧苗可自己培育也可購買,一般選1~1.5年生的無病嫩苗、壯苗移栽最佳,產量最好,苗齡兩年以上為老苗弱苗,栽后產量較低,不宜選用。黃連生產地應選擇生荒地最好,因為生荒地較少長雜草和發(fā)生病蟲害,選地整地與育苗地基本相同,可適當留樹遮陽。
2.精心栽秧。一年四季都可以栽植黃連秧苗,但以春秋為最佳季節(jié),栽植方法是每株栽一窩、窩行距約15cm,正方形栽植,栽時用細土壓緊須根,苗芯與土壤表面平齊,不可栽得太深。
3.除草上土。黃連的種植管理是奪取高產的主要保證,除草保苗,每年春夏秋共除草三次,冬季以覆土為主。黃連每年分蘗新長一批新芽露出土面,覆土能促使其根莖長勢茁壯,方法是將箱溝和地邊挖取肥沃土壤均勻撒在黃連箱上,覆土前先撒施一次底肥,每畝用草木灰50kg、復合肥50kg,然后蓋土。
4.追肥防病。春秋季是黃連生長旺盛期,也是營養(yǎng)需求量最大時期,去秋季各施一次尿素,每畝每次用5kg,栽后兩年的黃連地要增施人畜肥,以促進其根生長。(計光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