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半夏種植栽培技術 |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其塊莖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作用。主治嘔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脹滿、頭暈不眠等癥。
一、植物學特征
半夏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0厘米。塊莖近球形,葉出自 |
|
|
|
半夏生長習性和種植 |
一、半夏的形態特征
半夏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5cm,塊莖近球形,直徑0.5~3.0cm,基生葉1~4枚,葉出自塊莖頂端,葉柄長5~25cm,葉柄下部有一白色或棕色珠芽,直徑3~8cm,偶見葉片基部亦具一 |
|
|
|
板藍根秋季常見病害及防治 |
秋季是板藍根病害的多發期,病害嚴重時會影響其產量和質量。防治板藍根病害必須對癥下藥,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將板藍根秋季易發生的幾種常見病害的癥狀和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霜霉病:
癥狀:危 |
|
|
|
板藍根規范化栽培技術 |
一、概述
板藍根是我國古老的常用中藥材之一,在我國從唐代就開始了人工栽培,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板藍根治病防病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的擴大,其生產領域和人工栽培地也在不斷的擴大,在 |
|
|
|
百合摘花及后期管理 |
百合適時摘花能減少植株對養分的消耗,促使地下球莖快速膨大,從而增加產量。但摘花時期要恰當,摘花過早,球莖未定型,影響產量;摘花過晚,花朵消耗養分過多,影響球莖質量。根據生產經驗,百合摘花的適宜時機是: |
|
|
|
白芷種植可藥菜間作 |
白芷為傘科植物,藥用部分為根,屬我國40種大宗常用中藥,有祛風除濕、排膿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白芷除藥用處方調配外,還是參桂再造丸、上清丸、木瓜丸、牛黃上清丸等中成藥的主要原料。白芷常作香料,很多膳食調 |
|
|
|
白芷的高產栽培技術 |
白芷,又名香白芷、香芷,為常用辛溫解表類中藥,在我國南北地區廣泛栽培,常見的品種有興安白芷、庫頁白芷、川白芷、杭白芷等。白芷喜溫和濕潤、光照充足的氣候環境,主根粗長,入土較深,宜栽種在土層深厚、疏松肥 |
|
|
|
白術高產栽培技術 |
白術為菊科類植物,以根狀莖入藥,切片生用或炒用。白術性喜涼爽氣候,怕高溫高濕。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而不宜在低洼地、鹽堿地種植。
選地整地
白術前作以禾本科作物為好, |
|
|
|
白術的加工方法 |
白術商品中,野生白術質量遠勝于栽培品,故於術被單列為個種。但由于野生白術資源已極少,故栽培白術己成為商品主流,其質量以個人、肥壯而分支少、質結而不空泡為佳。在各地所產白術中,以浙江所產為上品,優于其他 |
|
|
|
白芍栽培采收技術 |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芍藥忌連作,一般多選擇排水良好,通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栽前應精耕細作,深耕30~40cm,耕翻1次~2次。結合耕翻,每畝施廄肥或堆肥 2500~4000kg 作基肥,耙平作成寬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