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正在實施‘健康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開展科學普及、健康體重管理支持性環境建設、重點人群體重達標‘三大行動’,采取13條針對性措施,改善部分人群體重異常狀況,推動慢性病防治關口前移。”濟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市疾控局副局長王東16日在發布會上介紹。
當天,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健康體重管理年”主題新聞發布會。王東表示,該市制定出臺《濟南市“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明確以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為平臺,建立起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動員、全民參與的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機制,將健康體重管理納入慢性病綜合防控。
在醫療層面,濟南重點打造體重管理門診,逐步實現二級及以上綜合醫療機構提供體重管理及肥胖癥診療服務覆蓋率達到100%。目前,全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開設體重管理的相關門診99個。
“體重管理門診包括內分泌科、減重與代謝外科、營養科、 中醫科、麻醉科等多個科室,其中有42個多學科聯合門診,旨在加強體重管理與多種慢性病的同防同治。”王東說,各醫療機構還強化體重管理中西醫結合適宜技術推廣,開設中醫門診57個,充分彰顯“扁鵲故里”的中 醫藥傳統優勢。
人群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濟南市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為39.85%,肥胖率為22.70%,較2013年分別上升8.15%和6.70%;BMI均值由24.95kg/m²增至25.53kg/m²。從性別看,男性顯著高于女性。
據濟南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張軍介紹,該市將健康體重管理與“健康濟南”慢性病防控專項行動同部署,與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融合推進。“目前,濟南市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覆蓋率已達92%。在示范區加強健康科普和宣傳倡導,提升全民健康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
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制定合理的健康體重管理方案?濟南市中心 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董振華建議民眾通過權威渠道了解體重測量相關指標,明確自己的理想體重和減重百分比。“利用3到6個月減掉體重的5%到10%,分解成小目標,每周減重0.5公斤到1公斤,每月2公斤至4公斤。”
“ 健康減重不是與身體對抗,而是學會與身體合作。”董振華說,患者在減重過程中要制定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預方案,飲食方面建議均衡飲食,每天制造300千卡到500千卡的能量缺口,用“211餐盤法”——每餐蔬菜占1/2、優質蛋白占1/4、主食占1/4。運動方面建議每周3次抗阻訓練,加每周5次有氧運動。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問題日益突出。濟南市兒童醫院兒童 保健所兼臨床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李玲認為,兒童青少年的體重管理不能簡單照搬成人節食、用藥等方法,“我們要充分考慮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這一特點,整體目標是‘減脂不減發育,控能不控營養’”。
李玲說,兒童青少年的飲食結構以低脂肪、低糖、降低熱量為原則,要保障食物種類多樣化,每天攝入12種以上,每周25種以上不同種類的食物。三餐飲食均衡,減少精致碳水,提供適量魚、禽、蛋、瘦肉及豆類等優質蛋白,足量豐富的果蔬,尤其是深色蔬菜。
在運動方面,李玲建議兒童青少年從小運動量開始,逐步達到每天60分鐘以上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以戶外、有氧運動為主。“家長可每月為孩子測一次身高和晨起空腹體重,做好記錄,觀察變化趨勢,根據生長發育情況及時調整飲食和運動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