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論一首、方十六首、導引法一首、針灸法七首)論曰∶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陰,少陰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風痹,風寒著腰,是以腰痛。三曰腎虛,役用傷腎,是以腰痛。四曰、腰,墜墮傷腰,是以腰痛。 五曰取寒眠地,為地氣所傷,是以腰痛,痛不止引牽腰脊皆痛。〔(,音會。)巢會《病源》云∶卒然傷腰致痛,謂之。 杜仲酒 屬性:治腎脈逆小于寸口,膀胱虛寒,腰痛胸中動,四時通用之方。 杜仲、干姜(各四兩,一作干地黃)萆、羌活、細辛、防風、川芎、秦艽、烏頭天雄、桂心、川椒(各三兩)五加皮、石斛(各五兩)栝蔞根、地骨皮、續斷、桔梗、甘草(各上十九味、咀,以酒四斗,漬四宿,初服五合,加至七八合,日再。通治五種腰痛。 又方、桑寄生、牡丹皮、鹿茸、桂心(等分)上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單服鹿茸與角亦愈。 治腎虛腰痛方∶萆、白術、桂心(各三分)牡丹皮(二分)上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亦可作湯,服之甚良。 又方、附子(二分)桂心、牡丹皮(各一兩)上三味治下篩,酒服一刀圭,日再。甚驗。 腎著湯 屬性:腎著之為病,其人身體重,腰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食飲如故,是其證也。從作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帶五千錢者方(《古今錄驗》名甘草湯)甘草(二兩)干姜(三兩)茯苓、白術(各四兩)上四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腰中即溫。 腎著散方∶杜仲、桂心(各三兩)甘草、干姜、牛膝、澤瀉(各二兩)茯苓、白術(各四兩)上八味治下篩為粗散,一服三方寸匕,酒一升,煮五六沸,去滓,頓服,日再。 治腰疼不得立方∶甘遂、桂心(一作附子)杜仲、人參(各二兩)上四味治下篩,以方寸匕納羊腎中,炙令熟,服之。 治腰痛方∶萆、杜仲、枸杞根(各一斤)上三味、咀,好酒三斗,漬之納罌中密封頭,于銅器中煮一日,服之無節度,取醉。 杜仲丸 屬性:補之之方。 杜仲(二兩)石斛(二分)干姜、干地黃(各三分)上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再。 丹參丸 屬性:治腰痛并冷痹方。 凡參、杜仲、牛膝、續斷(各三兩)桂心、干姜(各二兩)上六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日再夜一,禁如藥法。 獨活寄生湯 屬性:腰背痛者,皆是腎氣虛弱,臥冷濕當風得之。不時速治,喜流入腳膝,或為偏枯冷痹緩弱疼重。若有腰痛攣,腳重痹急,宜服之。(方見前八卷偏風門)。 治腰脊苦痛不遂方∶大豆三斗(熬一斗,煮一斗,蒸一斗),酒六斗,甕一口,蒸令極熟,豆亦熟納甕中封口,秋冬二七日,于甕下作孔,出取,服五合,日夜二三服。 又方、地黃花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三月三日收桃花,取一斗一升,井花水三斗,曲六升,米六斗炊之,一時釀熟,去糟,酒服一升,日三服。若作食飲,用河水。禁如藥法,神良。 又方、鹿角去上皮取白者,熬令黃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特禁生魚,余不禁。角新者,良。陳者,不任服。角心中黃處亦不中服。大神良。 又方、羊腎為末,酒服二方寸匕,日三。 治丈夫腰腳冷不遂,不能行方∶上醇酒三斗。水三斗合著甕中,溫漬腳至膝,三日止。冷則甕下常著灰火勿使冷。若手足煩者,以小便三升盆中,溫漬手足。 腰痛導引法 屬性:正東坐將手抱心,一人于前據躡其兩膝,一人后捧其頭,徐牽令偃臥,頭到地,三臥三 針灸法 屬性:腰、痛,宜針決膝腰勾畫中青赤路脈,出血便瘥。 腰痛不得俯仰者,令患人正立,以竹柱地度至臍,斷竹乃以度背脊,灸竹上頭處,隨年壯。灸訖藏竹,勿令人知。 腰痛,灸腳跟上橫紋中白肉際十壯,良。 又灸足巨陽七壯(巨陽在外踝下)。 又灸腰目、七壯在尻上約左右是。 又灸八、及外踝上骨約中。 腰卒痛,灸窮骨上一寸七壯,左右一寸各灸七壯。
●返回《備急千金要方》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