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方十九首) 膠蠟湯 屬性:治產后三日內下諸雜五色痢方。 阿膠、黃柏(各一兩)蠟(如博棋三枚)當歸(一兩半)黃連(二兩)陳廩米(一升)上六味、咀,以水八升煮米,蟹目沸,去米,納藥,煮取二升,去滓,納膠蠟,令烊,分四服,一日令盡。 桂蜜湯 屬性:治產后余寒下痢,便膿血赤白,日數十行,腹痛,時時下血方。 桂心、干姜、甘草(各二兩)附子(一兩)蜜(一升)當歸(二兩)赤石脂(十兩)上七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蜜,煎一兩沸,分三服,日三。 治產后下赤白,腹中絞痛方∶芍藥、干地黃(各四兩)甘草、阿膠、艾葉、當歸(各八兩)上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膠令烊,分三服。 治產后赤白下久不斷,身面悉腫方∶大豆(微熬)小麥、蒲黃(各一升)吳茱萸(半升)上四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此方神驗。亦可以水五升,酒一斗,煎取四升,分四服。 治產后痢赤白,心腹刺痛方∶薤白(一兩)當歸(二兩)酸石榴皮(三兩)地榆根(四兩)粳米(五合)上五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必效方》加濃樸一兩,阿膠、人參、甘草、黃連各一兩半) 當歸湯 屬性:治產后下痢赤白,腹痛方。 當歸、龍骨(各三兩)干姜、白術(各二兩)芎、(二兩半)甘草、白艾(熟者)附子(各一兩)上八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令盡。 白頭翁湯 屬性:治產后下痢兼虛極方。 白頭翁、阿膠、秦皮、黃連、甘草(各二兩)黃柏(三兩)上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膠令烊,分三服,日三。 鱉甲湯 屬性:治產后早起中風冷,泄痢及帶下方。 鱉甲(如手大)當歸、黃連、干姜(各二兩)黃柏(長一尺,廣三寸)上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千金翼》加白頭翁一兩 龍骨丸 屬性:治產后虛冷下血及谷下晝夜無數,兼治產后惡露不斷方。 龍骨(四兩)干姜、甘草、桂心(各二兩)上四味為末,蜜和丸,暖酒服二十丸,如梧子,日三。一方用人參、地黃各二兩。 阿膠丸 屬性:治產后虛冷洞下,心腹絞痛兼泄瀉不止方。 阿膠(四兩)人參、甘草、龍骨、桂心、干地黃、白術、黃連、當歸、附子(各二兩)上十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溫酒服二十丸,日三服。 澤蘭湯 屬性:治產后余疾,寒下凍膿,里急,胸脅滿痛,咳嗽、嘔血,寒熱,小便赤黃,大便不利方。 澤蘭、石膏(各二十四銖)當歸、甘草、濃樸(各十八銖)遠志(三十銖)本、芎(各十五銖)干姜、人參、桔梗、干地黃(各十二銖)白術、蜀椒、白芷、柏子仁、防風山茱白皮、麻子仁(各半升)上二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五升,先納桑白皮,煮取七升半,去之,納諸藥,煮取三升五合,去滓,分三服。 干地黃湯 屬性:治產后下痢方。 干地黃(三兩)白頭翁、黃連(各一兩)蜜蠟(一方寸)阿膠(手掌大,一枚)上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膠、蠟令烊,分三服,日三。(《千金翼》有干姜一兩) 生地黃湯 屬性:治產后忽著寒熱下痢方。 生地黃(五兩)甘草、黃連、桂心(各一兩)大棗(二十枚)赤石脂(二兩)淡竹葉(二升,一作竹皮)上七味、咀,以水一斗煮竹葉,取七升,去滓,納藥,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三。 藍青丸 屬性:治產后下痢方。 藍青(熬)附子(炮)鬼臼、蜀椒(各一兩半)濃樸、阿膠(炙)甘草(各二兩)艾葉龍骨上十四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空腹,每服以飲下二十丸。一方用赤石脂四兩。 赤石脂丸 屬性:治產后虛冷下痢方。 赤石脂(三兩)當歸、白術、黃連、干姜、秦皮、甘草(各二兩)蜀椒、附子(炮各一兩)上九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三。(《千金翼》作散,空腹飲服方寸匕)。 赤散 屬性:治產后下痢方。 赤石脂、代赭(各三兩)桂心(一兩)上三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十日愈。 黑散 屬性:治產后下痢方。麻黃、貫眾、桂心(各一兩)細辛(二兩)甘草、干漆(各三兩)上六味治下篩,酒服五撮,日再。五日愈。麥粥下尤佳。 黃散 屬性:治產后下痢方。 黃連(二兩)黃芩、蟲、干地黃(各一兩)上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十日愈。 龍骨散 屬性:治產后痢方。 五色龍骨、代赭、赤石脂、黃柏根皮(蜜炙令焦)艾(各一兩半)黃連(二兩)上六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三。
●返回《備急千金要方》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