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馬嚼人作瘡,有毒,腫熱疼痛方。 刺雞冠血,瀝著瘡中三下。若馬用雌雞,草馬用雄雞,姚同。 又方,灸瘡及腫上,瘥。 若瘡久不瘥者。 馬鞭梢,長(zhǎng)二寸,鼠屎二七枚。燒末,膏和,敷之,效。 又方,以婦人月經(jīng),敷上,最良。姚云,神效。 人體上先有瘡而乘馬,馬汗。若馬毛入瘡中,或但為馬氣所蒸。皆致腫痛煩熱,入腹則殺人。 燒馬鞭皮,末,以膏和,敷上。 又方,多飲淳酒,取醉,即愈。 又剝死馬,馬骨傷人手,毒攻欲死方。 便取死馬腹中屎,涂之。即瘥,姚同。 又方,以手納女人陰中,即愈。有胎者不可,令胎墮。 狐尿棘刺刺人,腫痛欲死方。 破雞,拓之,即瘥。 又方,以熱;抑瓭n,冷復(fù)易,取愈。 《短劇》方,以熱蠟著瘡中,又煙熏之。令汁出,即便愈。 此狐所尿之木,猶如蛇也,此下有魚骨傷人。 附方《圖經(jīng)》云,治惡刺,及狐尿刺。 搗取蒲公草根莖白汁,涂之。惟多涂,立瘥止,此方出孫思邈《千金方》,其序云,余以貞觀五年七月十五日夜,以左手中指背,觸著庭木,至?xí)运旎,痛不可忍。?jīng)十日,痛日深,瘡日高碩,色如熟小豆色。嘗聞長(zhǎng)者之論,有此方,遂根據(jù)治之。手下則愈,痛亦除瘡,亦即瘥。未十日而平復(fù),楊炎南行方,亦著其效云。 效方,治狐尿刺螫痛。 杏仁細(xì)研,煮一兩,沸,承熱以浸螫處,數(shù)數(shù)易之。 《外臺(tái)秘要》,治剝馬,被骨刺破,中毒欲死。 取剝馬腹中糞及馬尿洗,以糞敷之,大驗(yàn),絞糞汁飲之,效。 《圣惠方》,治馬咬人,毒入心。 馬齒莧,湯食之,瘥。 《靈苑方》,治馬汗入瘡。腫痛漸甚,宜急療之,遲則毒深難理。 以生烏頭末,敷瘡口,良久有黃水出,立愈。 王氏《博濟(jì)》,治驢涎馬汗毒所傷神效。 白礬飛過(guò),黃丹炒令紫色,各等分。相滾合,調(diào)貼患處。 ●返回《肘后備急方》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