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學中的“舟”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具有悠久歷史的中醫藥學善于采用比喻的手法,以“舟”來形容方藥的作用特點或人體的病理狀態,可謂妙趣橫生。
舟楫之劑又稱舟楫之藥。舟楫,泛指船只。桔梗能載藥上行,常作為治療人體上部疾病的引經藥,故前人稱之為“舟楫之劑”。正如《本草求真》所云:“桔梗系開提肺氣之藥,可為諸藥舟楫,載之上浮。”
舟車丸是一種中成藥的名稱,亦稱舟車神佑丸。具有行氣運水之功,用于水熱互結、氣機阻滯之水腫水脹等證,《成方便讀》謂其“無堅不破,無水不行,宜乎有舟車之名”。
增水行舟屬于中醫療法中的潤下法,用于溫病熱結液枯之大便秘結,代表方劑為增液湯。該方用大劑量的玄參、生地、麥冬滋陰潤燥,?蛟鲆喝蟪Γ?狗啾愕靡源詠蛞嚎萆俚某χ謝夯憾?攏?倘綰鈾?狹骱蟠?案榍常??竊虻萊┐?校?拭?霸鏊?兄邸薄?br>
逆流挽舟屬外感夾濕型痢疾的治法,適用于除有痢疾主癥之外,兼有惡塞、發熱、頭痛、身痛、無汗等表證者,方用人參敗毒散治療。該方疏表除濕,寓散于通,使表解而里滯亦除。此即前人所謂從表陷里者仍當由里出表,如從逆水中挽船上行之意,故稱之為“逆流挽舟”。
腹凹如舟又稱舟狀腹。古代的木船,多為兩端高,中間低平下凹,故醫生常以此來形容病人腹部凹陷的樣子。多見于久病沉疴頑疾所導致的元氣虛衰、形體羸瘦,或新病大吐暴瀉所導致的陰液耗損的形體失充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