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豬鬃剛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Zhū Zōnɡ Gānɡ
【別名】豬鬃草、鐵絲草、碎葉豬棕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鐵線蕨科植物白背鐵線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diantum davidii Franch.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原形態】植株高15-40cm。根莖長而橫生,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深棕色、闊披針形鱗片。葉遠生;葉柄長8-20cm,堅硬,向上至小羽片柄均為栗紅色,有光澤;葉片厚紙質,上面草綠色,下面灰綠色或灰白色,兩面光滑無毛,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10-18cm,寬6-10cm,三回羽狀;羽片3-5對,互生,下部有短柄,向上的近無柄,卵狀三角形,基部1對稍大,長5-9cm,寬1.5-3cm,二回羽狀;一回小羽片3-5對,斜闊三角形,互生,斜展,基部1對長達3cm,羽狀;末回小羽片倒三角形,長寬各約7mm,上緣不育部分有闊三角形刺尖頭的鋸齒,兩側全緣,基部楔形;葉脈由末回小羽片基部向上二叉分枝,伸達齒端。孢子囊群圓腎形,著生于小羽片上緣的凹缺內,通常1個或偶有2個;囊群蓋腎形至圓形,黃棕色,成熟時褐黑色,質厚,全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000-1400m的林下溪邊或干燥環境。 資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水通淋。主痢疾;尿路感染;血淋;乳糜尿;睪丸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