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紫藤根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浙江民間草藥》:紫藤根帶有補性,與金雀花性質相似。作補劑,每用一、二兩,同豬肉、雞肉煮食。
【拼音名】Zǐ Té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Wisteria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weet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Wisteria sinensis Sweet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除去泥土,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紫藤 落葉攀援灌木,高達10m。莖粗壯,分枝多,莖皮灰黃褐色。奇數羽狀復葉,互生,長12-40cm;有長柄,葉軸被疏毛;小葉7-13,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1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全緣,幼時兩面有白色疏柔毛;小葉柄被短柔毛。總狀花序側生,下垂,長15-30cm,花大,長2.5-4cm;花萼鐘狀,先端淺裂,萼齒5,上部萼齒不明顯,疏生柔毛;花冠蝶形,紫色或深紫色,旗瓣大,外反,基部有2個附屬體,翼瓣基部有耳,龍骨瓣鈍,鐮狀,光瑞微彎;雄蕊10,二體;花柱內彎,柱頭頂生,半球狀。莢果長條形,扁平,長10-20cm,密生黃色絨毛。種子偏圓形,l-3顆。花期4-5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疏林緣、溪谷兩旁,空曠草地,也栽培在庭園內。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遼寧、陜西、甘肅。北方為種植,長江以南有野生。
【性味】甘;溫
【歸經】肝;腎;心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舒筋活絡。主痛風;痹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附方】①治痛風: 紫藤根五錢。配其他病風藥煎服。(性味以下出《浙江民間草藥》)② 治關節炎: 紫藤根、枸骨根、菝葜根(均鮮品)各一兩。水煎米酒兌服。 (江西《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浙江民間草藥》:治筋絡風氣,補心。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