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頭巾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Tóu Jīn Cǎo
【別名】山麻子、半枝蓮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并頭黃芩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 采收和儲藏:7-9月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并頭黃芩,多年生直立草本。莖高12-36cm,四棱形,在棱上疏被上曲的微柔毛,或幾無毛。葉具短柄,柄長1-3mm;葉片三角狀狹卵形、三角狀卵形或披針形,長1.5-3.8cm,寬0.4-1.4cm,上面無毛,下面沿脈上疏被小 柔毛,有時幾無毛,具多數凹腺點。花單生于莖上部的葉腋內,偏向一側;花萼長3-4mm,盾片高約1mm,果時均明顯增大;花冠藍紫色,長2-2.2cm,花冠筒基部前方淺囊狀膝曲,下唇中裂圓狀卵形;雄蕊4,二強;花盤前方隆起;子房4裂,裂片等大。小堅果橢圓形,具瘤,腹髯近基部具果臍。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草坡或草甸。 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山西、青海。
【化學成份】地上部分含白楊素(chrysin),白楊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chrysin-7-O-β-D-glucuronide)。
【性味】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肝炎;肝硬化腹水;闌尾炎;乳腺炎;蛇蟲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絞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