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葉羅傘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Sān Yè Luó Sǎn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三葉柏那參的莖或莖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rassaiopsis tripteris (Levl.)Rehd.[Heptapleurum tripteris Levl.] 采收和儲藏:全年或秋、冬季采莖、亦可剝取莖皮,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有刺矮灌木,高約1m。掌狀復葉;葉柄長8-11cm,無毛或有剛毛;托葉與葉柄基部合生,先端分離為2裂片,漸尖頭;小葉3,稀2或4,紙質,倒卵狀長圓形,長8-16cm,寬2.8-6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兩側的歪斜,邊緣有刺狀細鋸齒,兩面無毛;側脈5-6對,兩面時顯,網脈不顯著。圓錐花序小,頂生,花序軸疏生白色柔毛,近基部被剛伏毛;傘形花序直徑約2cm,總花梗長2.5cm,疏被白色柔毛;苞片卵狀三角形,先端漸尖成刺狀;小苞片線形,長約2mm;小花梗長5-8mm,纖細,疏被白色,柔毛,基部叢生白色長柔毛;花萼無毛或疏被白色短柔毛,5齒,齒三角形;花瓣5,反折,無毛;雄蕊5;子房2室,花柱合生為短柱狀;花盤隆起成半球形。花期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貴州、云南。
【性味】微苦;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止痛。主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