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苦楝皮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Kǔ Liàn Pí
【英文名】CORTEX MELIAE
【別名】苦楝、楝樹果、楝棗子、苦楝樹、森樹、翠樹、紫花樹、川楝皮
【來源】本品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或楝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樹皮及根皮。春、秋二季剝取,曬干,或除去粗皮,曬干。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板片狀、槽狀或半卷筒狀,長寬不一,厚2~6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交織的縱皺紋及點狀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黃色;內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質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呈層片狀,易剝離。無臭,味苦。
【鑒別】 (1)取本品一段,用手折疊揉搓,可分為多層薄片,層層黃白相間,每層薄片有極細的網紋。 (2)取本品粉末約1g,加乙醚10ml,浸漬2 小時,時時振搖,濾過。取濾液 1ml,揮干后,滴加對二甲氨基苯甲醛試液數滴,顯紅色;另取濾液 1ml,置試管中,揮干后,加醋酐 1ml,攪拌,沿管壁加硫酸數滴,醋酐層顯綠色,硫酸層顯紅色至紫紅色。 (3)取本品粉末2g,加丙酮25ml,超聲處理25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楝皮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丙酮(4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絲,干燥。
【性味】苦,寒;有毒。
【歸經】歸肝、脾、胃經。
【功能主治】驅蟲,療癬。用于蛔蟯蟲病,蟲積腹痛;外治疥癬瘙癢。
【用法用量】4.5~9g。外用適量,研末,用豬脂調敷患處。
【注意】肝炎、腎炎患者慎服。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潮。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