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无限传媒在线观看_老司机免费视频久久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_性大片1000免费看_国产精品亚洲三区_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中國醫藥網 醫療器械 保健品網 醫藥招商 醫藥資訊 產品大全 百姓OTC 醫藥搜索 醫藥展會 醫藥人才 醫藥論壇
中醫藥-中國醫藥網
中醫藥首頁 辨證論治  針灸推拿   藥膳食療   中藥檢索   名醫風采   中醫文獻   中藥圖譜   中醫藥詞典   中成藥
 高級搜索
中藥資源

中藥圖譜 中藥故事
中藥炮制 藥材栽培
藥市快訊 中藥法規
中藥招商 中藥產品


中醫基礎
·基本特點 ·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 ·八綱辨證
·望診 ·聞診 ·問診 ·切診
·方藥概論 
...更多

藥材認識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筆畫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劑

解表 清熱 溫里
瀉下 消導 祛濕
理氣 理血 補益
固澀 開竅 驅蟲
鎮潛熄風 祛風濕
止咳化痰平喘


  藥材認識

柴胡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1. 陶弘景:茈胡,今出近道,狀如前胡而強。長安及河內閾有之。此茈胡,療傷 寒第一用。
2.《本草備要》:柴胡,外感生用,內傷升氣酒炒用根,中行下降用梢,有汗咳者蜜水炒。

【拼音名】Chái Hú

【英文名】Root of Chnese Thorowax, Root of Red Thorowax, Chinese Thorowax Root,Red Thorowax Root

【別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Bupleurum chinense DC.2.Bup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采收和儲藏:春、秋挖取根部,去凈莖苗、泥土,曬干。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40-85cm。主根較粗大,堅硬。莖單一或數莖叢生,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葉互生;基生葉倒披針形或狂橢圓形,長4-7cm,寬6-=8mm,先端漸尖,基部收縮成柄;莖生葉長圓狀披針形,長4-12cm,寬6-18mm,有時達3cm,先端漸尖或急尖,有短芒尖頭,基部收縮成葉鞘,抱莖,脈7-9,上面鮮綠色,下面淡綠色,常有白霜。復傘形花序多分枝,頂生或側生,梗細,常水平伸出,形成疏松的圓錐狀;總苞片2-3,或無,狹披針形,長1-5mm,寬0.5-1.2mm,很少1-5脈;傘輻3-8,纖細,不等長,長1-3cm;小總苞片5-7,披針形,長3-3.5mm,寬0.6-1mm,先端尖銳,3脈,向葉背凸出;小傘形花序有花5-10,花柄長約1.2mm,直徑1.2-1.8mm;花瓣鮮黃色,上部內折,中肋隆起,小舌片半圓形,先端2淺裂;花柱基深黃色,寬于子房。雙懸果廣橢圓形,棕色,兩側略扁,長2.5-3mm,棱狹翼狀,淡棕以,每棱槽中有油管3,很少4,合生面4。花期7-9月,果期9-11月。多年生草本,高30-60cm。主根發達,圓錐形,外皮紅褐色,質疏松而稍脆。莖單一或數分枝,基部留有多數棕紅色或黑棕以的葉柄殘留纖維。葉細線形,長6-16cm,寬2-7mm,先端長漸尖,基部稍變窄,抱莖,質厚,稍硬挺,常對折或內卷,3-7脈,葉緣白色,骨質;上部葉小,同形。總苞片1-4,針形,極細小,1-3脈,常早落;小總苞片5;線狀披針形,細而尖銳;小傘形色,棱淺褐色,粗鈍略凸,每棱槽中有油管5-6,合生面4-6。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干燥草原,向陽山坡及灌木林緣等處。生于干燥草原,向陽山坡及灌木林緣等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廣西等地。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山東、灌輸、安徽、廣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旱、怕澇、宜選干燥山坡,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不宜在粘土和低洼地栽種。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從2-3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上采集種子。9-10月果實稍帶褐色時,收割全株,晾干、脫粒、氯凈。貯藏備用。直播法,春播于3-4月,秋播在10月,以秋播為宜,條播,按株距15-20cm開溝,深2cm開溝,深2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薄覆細土,稍加鎮壓,澆水,每1hm2用種量22.5kg。育苗移栽法,條播或撒播,按行距6-10cm開溝播種,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培育1年,按行株距6×6cm開穴栽種。種子發芽率約50%,溫度在20℃,并有一定濕度,播后約7d出苗,溫度低于2℃,則要10d出苗。
田間管理 出苗后經常松土除草、追肥。苗高10cm時間苗、補苗。10-11月增施濃人糞或腐熟餅肥、堆肥等。雨季應注意松土、培土。
病蟲害防治 根腐病,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病。用50%退菌特1000倍液噴射。黃鳳蝶,6-9月幼蟲為害葉片、花蕾,可用90%敵百蟲800倍液,每隔5-7d噴1次,連續2-3次;或用青蟲菌300倍液噴霧。赤條蝽蟓,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殺。

【性狀】
性狀鑒別 柴胡 根圓錐形或圓柱形,有時略彎曲,長6-15cm,直徑0.3-1.2cm,常有分枝;根頭膨大,頂端殘留數個莖基或短纖維狀葉基。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枝根痕及皮孔。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橫斷面皮部淡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辛。
狹葉柴胡 根長圓錐形,少分枝,長5-14cm,直徑0.3-0.8cm;表面紅棕色或深褐色,有縱紋,近根頭處具多數橫向疣狀突起,有的近于環紋,頂端密被纖維狀葉基。質硬脆,易折斷,斷面較平坦,淡棕色,形成層環色略深。氣微香,有油腥氣。
以根粗長、無莖苗、須根少者為佳。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1)柴胡 木栓細胞7-8列。皮層狹窄,有7-11個油室,徑抽40-80μm,切向48-68μm,周圍分泌細胞6-8個。韌皮部有油室,直徑約27μm,形成層環狀。木質部大,約占4/5,直徑較大的導管多切向排列,木纖維群排列成數個斷續環狀。
(2)狹葉柴胡 木栓胞6-10列。皮層狹窄,有油室8-12個,徑向50-60μm,切向70-102μm,周圍分泌細胞8-10個。韌皮部油室多,徑向17-27μm,切向24-80μm,含黃色油狀物。木質部導管多徑向排列,木質維群較少,散在,老根中有時成斷續環狀。

【化學成份】
1、柴胡 根含揮發油0.15%,內有:戊酸(pentanoic acid),已酸(hexanoic acid),庚酸(heptanoic acid),2-庚烯酸(2-heptenoic acid),辛酸(octanoic acid),2-辛烯酸(2-octenoic acid),壬酸(nonanoic acid),2-壬酸(nonanoic acid),苯酚(phenol),鄰-甲氧基苯酚(o-methoxyphenol),γ-辛內酯(γ-octalactone),γ-癸內酯(γ-decalactone),丁香油酚(eugenol),γ-十一烷酸內酯(γ-undecalactone),甲苯酚(cresol),已基苯酚(ethyphenol),百里香酚(thymol),瑪索依內酯(messoia lactone),已酸香苯醛酯(vanillin acetate)[1],還有:2-甲基環戊硐(2-methylcyclopentanone),檸檬烯(limonene),月桂烯(myrcene),右旋香荊芥酮(carvacrone),反式香葦醇(carveol),胡薄荷酮(pulegone),桃金娘醇(myrtenol),α-松油醇(α-terpineol),芳樟醇(linalool),牻牛兒醇(geraniol),正十三烷(n-tridecane),(E)-牻牛兒基丙酮[(E)-geranyl acetone],α-蓽澄匣油烯(α-cubebene),ξ-蓽澄匣烯(ξ-cadinene),葎草烯(humulene),反式丁香烯(caryophyllene),長葉烯(longifolene),努特卡扁柏酮(nootkatone),十六酸(hexadecanoic acid),六氫金合歡基內酮(hexahydrofarnesyl acetone)[2]。又含柴胡皂甙(saikosaponin)a、c、d、S1[3],柴胡皂甙S1就是3-O-α-L-吡喃阿拉柏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齊墩果酸-28-β-D-吡喃葡萄糖酯[3-O-α-L-arabinopyranosyl(1→3)-β-D-glucuron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28-β-D-glucopyranosylester][4];還含側金盞花醇(adonitol)[5,6],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6],另含多糖,命名為柴-Ⅲ-5311,系酸性多糖,相對分子質量約80 000,由半乳糖(galactose),葡萄糖(glu-cose),阿拉伯糖(arabinose),木糖(xylose),核糖(ribose),鼠李糖(rhamnose)及一未知成分組成,其中葡萄糖和核糖的含量較少[7]。莖葉含酮類成分: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7-鼠李糖甙(kaempferol-7rhamnoside),山柰甙(kaempferitrin),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甙-7-O-α-L-吡喃鼠李糖甙(kaempferol-3-O-α-L-呋喃阿拉伯糖甙-7-O-Αl-吡喃鼠李糖甙(daempferol-3-O-α-L-arabinopyranoside-7-O-α-L-rhamnopyranoside)[8,9]。
2、狹葉柴胡 根含揮發油,內有:β-松油烯(β-terpinene),檸檬烯,樟烯(camphene),β-小茴香烯(β-fenchene),胡薄荷酮,異龍腦(isoborneol),β-松油醇(β-terpineol),芳樟醇,α-(王古)(王巴)烯(α-co-paene),葎草烯,α-金合歡烯(α-farnesene),香橙烯(aromaden-drene),順式的和反式的丁香烯,β-欖香烯(β-elemene),γ-及蘭油烯(γ-muurolene),廣蕾香烷(patchoulane),努特卡市民柏酮,喇叭茶醇(ledol)[2]。又含柴胡總甙0.15%,其中柴胡皂甙a0.05%,柴胡皂甙d微量,柴胡皂甙c0.10%[10,11]。
地上部分含黃酮類化合性:山柰酚,山柰酚-7-鼠李糖甙[8],槲皮互(quercetin),異槲皮素(isoquercetin),異鼠李素(isorham-netin),蕓香甙(rutin),水仙甙(narcissin)[12]。
3、竹時素材胡 根含揮發油,內有:2-甲基環戊酮,檸檬烯,桃金娘醇,反式香葦醇,α-松油醇,正十一烷(n-undecane),5-甲基-5-已基癸烷(5-methyl-5-ethyldecane),(E)-牻牛兒基丙酮,α-蓽澄茄油烯,ξ-畢澄茄烯,α-(王古)(王巴)烯,葎草烯,反式的β-金合歡烯(β-farnesene),順式丁香烯,β-欖香烯,4,8-二甲基十三烷(4,8-dimethyltridecane),十四酸(tetradecanoic acid),十六酸,六氫金合歡基丙酮[2]。又含柴胡皂甙a、c、d3、e及6-O-已酰基柴胡皂甙(6-O-acetylsaikosaponin)a,前柴胡皂甙元(prosaidogenin)F,大葉柴胡皂甙(chikusaikoside)Ⅱ,柴胡皂甙(saikosaponin)d,3-O-β-D-吡喃巖藻糖基柴胡皂甙元(3-O-β-D-fucopyranosylsaikongin)F即去葡萄糖基柴胡皂甙(desglucosaikosaponin)a,6-O-已酰基柴胡皂甙(6-O-acetylsaikosaponin)b3,11α-甲氧基柴胡皂甙(11α-methoxaikosaponin)f[3,13]4、線葉柴胡 根含揮發油,內有:β-蒎烯,檸檬烯,β-側柏烯(β-thujene),α-,β-及γ-松油醇,月桂烯,右旋葛縷酮(carvone),桃金娘醇,橙花醛(neral),正十一烷,龍腦烯(bornylene),正十三烷正十四烷(n-tetradecane),α-雪松烯(α-himachalene),α-(王古)(王巴)烯,葎草烯,反式金合歡烯(farnesene)β-欖香烯[2];根含柴胡皂甙a、d[10];種子中分得:α-檀萜烯(α-santene)羅勒烯(ocimene),α-松油烯,香豆精(cormarin),龍腦(borneol),已酸牻牛兒酯(geranyl acetate),已酸香茅醇酯(cytronelly acetate)[14]。
5、銀州柴胡 根含柴皂甙a、b2,2-O-已醇基柴胡皂甙(2-O-acetyl saikosaponin)b2。3-O-已酰基柴胡皂甙(3-O-acetyl-saikosaponin)b2[3];還含側金盞花醇,蕓香甙,異鼠李素-3-蕓香糖甙(isorhamnetin-3-O-rutnoside),α-菠菜甾醇,α-蒎菜甾醇葡萄糖甙(α-spinasteryl-β-D-glucoside)[15]。
6、錐葉柴胡 根含柴胡總甙10.85%,其中柴胡皂甙a0.25%,柴胡皂甙c0.6%,柴胡皂甙d0.54%[11];根、莖、花果產中含蕓香甙,槲皮素,異槲皮素,異鼠李素,水仙甙[16]。
7、小葉黑柴胡根含揮發油,內有:2-甲基環戊酮,奧(azu-lene),α-及β-蒎烯,α-及β-側柏烯,檸檬烯,龍腦烯,α小茴香烯(α-fenchene),月掛烯,3-蒈烯(3-carene),2,6-二甲基辛烷(2,6-dimethyloctane),胡薄荷酮,桃金娘醇,4-松油醇(4-ter-pinen-4-ol),牻牛兒醇,正十一烷,正十三烷,α-蓽澄茄油烯,γ-及ξ-蓽澄茄烯,α-(王古)(王巴)烯,葎草烯,α-金合歡烯,β-甜沒藥烯,β-及γ欖香烯,十四酸[2];又含柴胡皂甙a0.35%,未檢出柴胡皂甙c及d[11]。
8、窄竹葉柴胡 根含揮發油,內有:2-甲基環戊酮,β-蒎烯(β-pinene),檸檬烯,3,3,5-三甲基庚烷(3,3,5-trimethyl-heptane),反式行葦醇,桃金娘醇,α-松油醇,蓄謀樟醇,正十一烷,α-蓽澄茄油烯,葎草烯,香橙烯,廣藿香烷,γ-廣藿香烯(γ-patchoulene),β-甜沒藥烯(β-bisabolene),努特卡扁柏酮,草薄二烯(acoradiene)[2]。又含柴胡皂甙a、c、d、b3、b4[15,16],3-O-已酰基柴胡皂甙(3-O-acetylsaikosaponin)a,6-O-已酰基柴胡皂甙(6-O-acetylsaidosaponin)a,3-O-已酰基柴胡皂甙(3-O-acetylsaikosaponin)d,6-O--已酰基柴胡皂甙(6-O-acetylsaikosaponin)d,大葉柴胡皂甙Ⅰ及Ⅱ,11α-甲氧基柴胡皂甙f[3,13]。
9、興安柴胡 含柴胡總甙1.678%,其中柴胡皂甙a0.16%,柴胡皂甙d0.36%[10];還含6,7,3,8-雙藁本內酯(Z,Z-6-7-3a,6-diligustilide)[17,18],順式二羥基藁本內酯(cis-6,7-di-hydroxyligustilide),娠烯醇酮(pregnenolone)[17]。
10、柴首 根含揮發油,內有:2-甲基環戊酮,3-庚酮(3-heptanone),檸檬烯,3-蓽烯,2-戊基呋喃(2-pentylfuran),香荊芥酚(carvacrol),右旋葛縷酮,馬鞭草烯酮(verbenone),小茴香酮,反式香葦醇,胡薄荷酮,橙花醛,正十一烷,對異丙基苯甲酸(p-isopropylbenzoic acid),5-甲基-5-已基癸烷,3-甲基十二烷(3-methyldodecane),正十四烷,α-蓽澄茄油烯,γ-蓽澄茄烯,β-古蕓烯(β-gurfunene),α-(王古)(王巴)烯,香橙烯,順式丁香烯,α-愈創木烯(α-guaiene),α-及β-欖香烯,γ衣蘭油烯,正十五烷(n-pentadecane),努特卡扁柏酮,喇叭茶醇,金合歡基丙酮(farnesylacetone)[2];又含柴胡總甙1.83%,其中柴胡皂甙a0.30%,柴胡皂甙c0.82%,柴胡皂甙d0.71%[11]。
11、長白柴胡 根含柴胡皂甙a、b1、b2、c、d[19,20]。空心柴胡根含揮發油,內:環已酮(cycolhexanone),辛醛(octanal),薁,β-蒎烯,α-及γ-松油醇,檸檬烯,月桂烯,3-蓽烯,百里香酚,香荊芥酚,胡薄荷酮,異松樟酮(isopinocamphone),龍腦,異胡薄荷醇(isopulegol),薄荷酮(menthone),1,8-桉葉素(1,8-cineole),芳樟醇,橙花醇(nerol),正十一烷,α-蓽澄茄油烯,γ-蓽澄茄烯,α-金合歡烯,順式和反式的丁香烯,β-芹子烯(β-selinene),β-柏木烯(β-cedrene),γ-廣藿香烯(γ-patchoulene),正十五烷[2];又含柴胡總甙1.03%,其中柴胡皂甙a0.48%,柴胡皂甙c0.11%,柴胡皂甙0.44%[11]。
12、小柴胡 根含揮發油,內有:戊酸,2,6-二甲基辛烷,胡薄荷酮,α-松油醇,薄荷酮,蘆藜醇(veratryl alcohol),菖蒲二烯,廣藿香烷,柏木烯醇(cedrennol),α-桉葉醇(α-eudesmol),十六酸[2];又含柴胡總甙0.05%,其中柴胡皂甙a0.05%,柴胡皂甙c及d均微量[11]。
13、汶川柴胡 根含揮發油,內:2-甲基環戊酮,正庚醛(n-heptanal),4-甲基-3-庚酮(4-methyl-3-heptanone),樟烯,3-蓽烯,2-戊基呋喃,胡薄荷酮,2-甲基癸烷(5-methyldecane),正十一烷,對異丙基苯甲酸,正十三烷,7-甲基十三烷(7-methyltridecane),正十四烷,α-蓽澄茄油烯,ξ-畢澄茄烯,β-古蕓烯,α-(王古)(王巴)烯,葎草烯,α-金合歡烯,β-柏木烯,4,8-二甲基十三烷,2-甲基十六烷(2-methylhexadecane),六氫金合歡基丙酮,以及橙花叔醇(nerolidol)的同分異彩構體[2];又含14個皂甙成分:柴胡皂甙a、b2、d,2-O-及-已酰基柴胡皂甙a,2-O-β-D-吡喃木糖基柴胡皂甙(2O-β-D-glucopyranosyl saikosaponin)b2,6-O-已酰基柴胡皂甙(6-O-acetylsaikosaponin)b2,3,6-O,O-二已酰基柴胡皂甙(3,6-O,O-diacetylsaikosaponin)b2,2-O-已酰基柴胡皂甙(2-O-acetylsaikasaponin)d,3-O-已酰基柴胡皂甙d,6-O-已酰柴胡皂甙d,16-表大葉柴胡皂甙(16-epichiku-saikoside),前柴胡皂甙元(prosaikogenin)G[21]。
14、馬爾康柴胡 根含揮發油,內有:2-甲基環戊酮,3-甲基-3-異丙基苯-5-已基癸烷,β-古蕓烯,α-(王古)(王巴)烯,β-甜沒藥烯,4,8-二甲基十三烷[2]。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1.1.抗驚厥作用: 小鼠(10只)灌胃柴胡煎劑20g(相當生藥)/kg,l小時后皮下注射不同劑量的咖啡因,與對照組相比,15分鐘內各組發生驚厥的動物數,求出用藥組與對照組的半數有效量分別為350(385.O-318.2)mg/kg和250(302.5-206.6)mg/kg,表明柴胡煎劑對小鼠咖啡因驚厥有對抗作用。
1.2.解熱鎮痛作用: 給大鼠(每組6只)腹腔注射北柴胡油300mg/kg(1/4半數致死量),北柴胡總皂甙 380和635mg/kg(1/5和1/3半數致死量)。結果表明,在注射酵母后5-8小時內均有明顯的解熱作用。采用電擊鼠尾法,北柴胡總皂甙478mg/kg(1/4半數致死量)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小鼠灌胃柴胡煎劑10g(相當生藥)/kg亦具有鎮痛作用,其鎮痛作用可破阿托品灌胃25mg/kg或納絡酮皮下注射0.26mg/kg部分拮抗。
1.3.鎮靜作用: 柴胡制劑和柴胡總皂甙均有明顯鎮靜作用,小鼠口服粗柴胡皂甙200-800mg/kg即可出現鎮靜作用。在小鼠攀登試驗中,粗柴胡皂甙有與眠爾通相似的鎮靜作用,口服的運動半數抑制劑量(CD50)為347mg/kg。粗皂甙對大鼠的條件性回避、逃避反應均有明顯的抑制。小鼠口服柴胡總皂甙500mg/kg能延長環己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
1.4.抗炎作用: 大鼠肌肉注射50mg/kg、25mg/kg2%柴胡總皂甙水溶液,能明顯抑制由右旋糖酐(6%溶液0.1ml/只)引起的足浮腫,抑制作用與劑量相關,大鼠去兩側腎上腺后抑制作用明顯減弱。小鼠腹腔注射l00mg/kg總皂甙的2%水溶液和0.6%醋酸0.2ml/只,對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液的滲出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柴胡總皂甙和揮發油腹腔注射對角叉菜膠所致大鼠足腫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粗柴胡皂甙口服600mg還能抑制5-羥色胺和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足腫。粗柴胡皂甙對醋酸、組胺和5-羥色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抑制作用。柴胡皂甙a和d肌肉注射或口服均有抗滲出和抗肉芽腫作用。柴胡皂甙a和d 腹腔注射后,大鼠血漿皮質酮大量增加,其腎上腺重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可能抗炎作用與刺激腎上腺,促進腎上腺皮質系統有關。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北柴胡醇浸出液能使麻醉兔血壓輕度下降。柴胡總皂甙對犬能引起短暫的降壓反應,心率減慢;對兔亦有降壓作用。離體蛙心及豚鼠離體心耳試驗可見柴胡總皂甙1-2×10(-4)濃度有抑制心肌作用。粗皂甙有明顯的溶血作用。柴胡皂甙的溶血作用強度為柴胡皂甙d >a>c,但其溶血作用可被腺嘌呤、肌酐所抑制。犬靜脈注射粗皂甙5mg/kg時,可出現暫時性的血壓下降及心率減少。柴胡地上部分含有6-8%類黃酮,具有增強毛細血管作用。
3.對消化系統的作用:3.1.對肝臟的作用: 柴胡的水浸劑與煎劑(1:20)均能使犬的總膽汁排出量與膽鹽成分增加。粗柴胡皂甙每日口服500mg/kg連續3天,能使四氯化碳肝損傷大鼠的肝功能恢復正常,還能使半乳糖所致的肝功能與組織損傷恢復。柴胡皂甙a對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損傷實驗,可見過氧化質含量降低,肝臟中GSH含量升高,而血清中GTP含量下降,肝臟中甘油三酯含量降低,表明具有保護肝細胞損傷和促進肝臟中脂質代謝。
3.2.對胃、十二指腸的作用: 柴胡總皂甙濃度在l-2×10(-4)時,能興奮離體腸平滑肌,且不為阿托品所對抗。在3×10(-6)濃度時對離體腸鼠小腸能增強乙酰膽堿引起的收縮作用。口服柴胡總皂甙能抑制胃酸的分泌,增加胃液的pH值。對大鼠實驗性的醋酸潰瘍,每日口服粗皂甙10mg/kg,連續15天,有促進胃潰瘍的治療作用,但較大劑量50或100mg/kg反而出現潰瘍惡化傾向。在用固定水浴法所致應激性潰瘍中,口服粗皂甙500mg/kg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另外,柴胡總皂甙對胰蛋白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4.抗病原體作用:柴胡有抗病原體作用:北柴胡注射液及其蒸餾出的油狀物對流感病毒都有強烈抑制作用。柴胡皂甙a的體外實驗表明對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柴胡還有抗結核菌作用。柴胡注射液也可治療單皰病毒角膜炎,能促進潰瘍愈合,后層皺折及實質層侵潤水腫消失,有助于恢復視力。
5.對物質代謝的影響:5.1.對蛋白代謝的影響: 柴胡皂甙a、c、d混合物(3 :2 :2)能明顯增加大鼠的蛋白質生物合成。肌肉注射柴胡總皂甙也有這種作用。
5.2.對糖代謝的影響: 柴胡總皂甙能使肝糖無明顯增加,促進葡萄糖在總脂質和膽甾醇生物合成中的利用率明顯增加。
5.3.對脂質代謝的影響:柴胡總皂甙能抑制腎上腺素和ACTH誘導的脂庫中的脂肪分解作用,也抑制胰島素促進脂肪的生成作用,使血中脂肪量降低。
5.4.柴胡中所含的a-菠菜甾醇有降低血漿膽固醇的作用,能對抗硫脲嘧啶降低家兔基礎代謝的作用。
6.對垂體一腎上腺皮質作用功能的影響:口服柴胡或柴胡皂甙可使小鼠或大鼠胸腺萎縮和腎上腺重量增加。其中皂甙a和d能使腎上腺明顯肥大,而皂甙c作用不明顯。柴胡皂甙a或d能興奮垂體前葉分泌ACTH,刺激腎上腺引起皮質酮的合成和分泌。
7.抗脂質過氧化的作用:柴胡注射液(1g/1ml)體外對小鼠肝勻漿兩二醛(MDA)和H2O2作用后兔血漿MDA、血漿游離血紅蛋白(PHb)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柴胡注射液能明顯抑制肝勻漿MDA的生成和H2O2引起的血漿MDA、PHb升高,抑制作用隨劑量增加而加強,表明具有抗脂質過氧化的作用。
8.抗腫瘤作用:柴胡皂甙d 灌胃或腹腔注射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腫瘤生長作用,且能明顯延長動物的生存時間。用柴胡以新西蘭純種白兔制備具有抗癌效應的腫瘤壞死因子(TNF),以肝癌細胞作為靶細胞,結果使癌細胞壞死、裂解;用Hela細胞和肺腺細胞做同樣實驗,亦獲相同結果。
9.其它作用:9.1.免疫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柴胡多糖(分子量9900)可顯著增加脾系數,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百分數及吞噬指數和流感病毒血清中抗體滴度,但不影響脾細胞分泌溶血素。柴胡多糖對正常小鼠遲發超敏反應(DTH)無作用,但可以完全及部分恢復環磷酰胺或流感病毒對小鼠DTH反應的抑制。柴胡多糖明顯提高ConA活化的脾淋巴細胞轉化率及天然殺傷細胞的活性,表明柴胡多糖能提高小鼠體液和細胞免疫功能,并使免疫抑制狀態有一定程度的恢復。
9.2.柴胡多糖還有抗輻射作用。
9.3.柴胡皂甙和黃酮對血漿乙酰膽堿脂酶50%抑制率時的藥物濃度分別為44.2±3.7mg/ml和30.3±2.4mg/ml,兩者混用時為26.0±1.8mg/ml。這兩種藥用成分對乙酰膽堿酯酶均呈現競爭一非競爭型混合抑制作用。

【毒性】柴胡毒性很低,柴胡浸膏(10%)水溶液鼴鼠 皮下注射,其最小致死量為100mg/kg。小鼠1次腹腔注射北柴胡總揮發油的半數致死量為1.19±0.12g/kg,北柴胡總甙的半數致死量為1.906±0.21g/kg。另有報道,柴胡總皂甙小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為4.7g/kg,腹腔注射為0.112g/kg;豚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0.583g/kg。本品所含白芷素大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165mg/kg,小鼠為254mg/kg。

【鑒別】(1—)取柴胡根用水浸軟,作橫切片,滴加無水已醇和硫酸等量混合的溶液1滴,初顯黃綠色或綠色,5-10min后由藍綠色變為藍色,持續1h上,最后為污藍色而消失。(檢查柴胡皂甙)(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用力振搖,放置30min,濾過,取濾液0.5min,加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甲醇溶液(1:30)0.5ml,混勻,加磷酸2ml,置水浴溫熱,深液顯淡紅色或淡紅紫色。(檢查上縱橫馳騁胡皂甙)(3)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0ml,溫浸2h,濾過,濾液濃縮至約2ml,作供試品溶液。另取柴胡皂甙a、c、d對照品,以甲醇溶解成1ml各含5mg的對照品溶液。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信-甲醇-水(30:10:1)展開,展距10cm,取出晾干,噴以50%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磷酸試液,100℃加熱5min,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再噴蒸餾水則斑點顏色消失。

【炮制】
1.柴胡:揀去雜質,除去殘莖,洗 凈泥沙,撈出,潤透后及時切片,隨即曬干。
2.醋 柴胡:取柴胡片,用醋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醋吸盡并微干,取出,曬干。(每柴胡100斤 ,用醋12斤)。
3.鱉血柴胡:取柴胡片,置大盆內,淋入用溫水少許稀釋的鱉血,拌勻,悶潤, 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每柴胡100斤,用活鱉200個取血)。
4.酒柴胡:取柴胡片,用黃酒拌勻,悶潤至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放涼,每柴胡片100kg,用黃酒10kg。
5.柴胡炭:取柴胡片,用文火炒至外黑內袍色,噴入少量水,取出,晾干。
6.蜜柴胡:取蜜置鍋內,加熱至沸,倒入柴胡片,用文火炒至深黃,不粘手為度。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歸經】歸肝;膽經

【功能主治】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主外感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脅痛乳脹;頭痛頭眩;月經不調;氣虛下陷之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注意】
真陰虧損,肝陽上升者忌服 。
1.《本草經集注》:半夏為之使。惡皂莢。畏女菀、藜蘆。
2.《醫學入門》:元氣下絕,陰火多汗者,誤服必死。
3.《本草經疏》:病人虛而氣升者忌之,嘔吐及陰虛火熾炎上者,法所同忌。瘧非少陽 經者勿食。

【附方】①治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 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食,心煩喜嘔,或渴 ,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生姜各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 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小柴胡湯)②治邪入經絡,體瘦肌熱,推陳致新;解利傷寒、時疾,中暍伏暑:柴胡四兩(洗,去苗) ,甘草一兩(炙)。上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同煎至八分,食后熱服。(《本草方》柴胡散)③治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疼身痛;痎瘧初起:柴胡一至三錢,防風一錢,陳皮一錢半 ,芍藥二錢,甘草一錢,生姜三、五片。水一鐘半,煎七、八分,熱服。(《景岳全書》正柴胡飲)④治肝氣,左脅痛:柴胡、陳皮各一錢二分,赤芍、枳殼、醋炒香附各一錢,炙草五分。 (《醫醫偶錄》柴胡疏肝飲)⑤治肝經郁火,內傷脅痛:柴胡、黃芩、山梔、青皮、白芍、枳殼。(《癥因脈治》柴胡清肝飲)⑥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士,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療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嗽 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甘草半兩(炙微赤),當歸(去苗,銼,微炒)、茯苓(去皮,白 者)、白芍藥、白術、柴胡(去苗)各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煨生姜一塊切 破,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局方》逍遙散)⑦治盜汗往來寒 熱:柴胡(去苗)、胡黃連等分。為末,煉蜜和膏,丸雞頭子大。每一、 二丸,用酒少許化開,入水五分,重湯煮二、三十沸,放溫服,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 方》柴胡黃連膏)⑧治榮衛不順,體熱盜汗,盤骨疼痛,多困少力,飲食進退:柴胡二兩,鱉甲二兩,甘草 、知母各一兩,秦艽一兩半。上五味杵為末。每服二錢,水八分,棗二枚,煎六分,熱服( 《博濟方》柴胡散)⑨治黃疸:柴胡一兩(去苗),甘草一分。上都細銼作一劑,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 至七分,絞去渣,任意時時服,一日盡。(《傳家秘寶方》)⑩治肝黃: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決明子、車前子、羚羊角屑各半兩 。上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圣惠方》 柴胡散)11.治積熱下痢:柴胡、黃芩等分。半酒半水,煎七分,浸冷,空心服之。(《濟急仙方 》)

【各家論述】
1.《本經》: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 熱邪氣,推陳致新。
2.《別錄》:除傷寒 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胸中邪逆,五藏間游氣,大腸停積,水脹,及濕痹拘攣。亦可作浴湯。
3.《藥性論》:治熱勞骨節煩疼,熱氣,肓背疼痛,宣暢血氣,勞乏羸瘦;主下氣消食 ,主時疾內外熱不解,單煮服。
4.《千金方》:苗汁治耳聾,灌耳中。
5.《四聲本草》:主痰滿、胸脅中痞。
6.《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除煩止驚,益氣力,消痰止嗽,潤心肺,添精補髓, 天行溫疾,熱狂乏絕,胸脅氣滿,健忘。
7.《珍珠囊》:去往來寒熱,膽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8.《醫學啟源》:除虛勞煩熱,解散肌熱,去早晨潮熱。
9.《滇南本草》:傷寒發汗解表要藥,退六經邪熱往來,痹痿,除肝家邪熱、癆熱,行肝經逆結之氣,止左脅肝氣疼痛,治婦人血熱燒經,能調月經。發汗用嫩蕊,治虛熱 、調經用根。
10.《綱目》:治陽氣下陷,平肝、膽、三焦、包絡相火,及頭痛、眩暈,目錯、赤痛障翳,耳聾鳴,諸瘧,及肥氣寒熱,婦人熱入血室,經水不凋,小兒痘疹余熱,五疳羸熱。
11.《本草衍義》:柴胡《本經》并無一字治勞,今人治勞方中,鮮有不用者 ,嘗原病勞,有一種真藏虛損,復受邪熱;邪因虛而致勞,故曰勞者牢也。當須斟酌用之。 如《經驗方》中治勞熱,青蒿煎丸,用柴胡正合宜耳。服之無不效。熱去即須急已,若或無熱,得此愈甚。《日華子》又謂補五勞七傷,《藥性論》亦謂治勞乏羸瘦,若此等病,茍無實熱,醫者執而用之,不死何待!如張仲景治寒熱往來如瘧狀用柴胡湯,正合其宜。
12.《醫學啟源》:柴胡,少陽、厥陰引經藥也。婦人產前產后必用之藥也。善除本經頭痛,非此藥不能止。治心下痞、胸膈中痛。引胃氣上升,以發散表熱。
13.李杲:柴胡瀉肝火,須用黃連佐之。欲上升則用根,酒浸;欲中及下降,由生用梢。 又治瘡瘍癖積之在左。十二經瘡藥中,須用以散諸經血結氣聚,功用與連翹同。
14.《滇南本草》:傷寒 發汗用柴胡,至四日后方可用;若用在先,陽癥引入陰經,當忌用。
15.《綱目》:勞有五勞,病在五臟。若勞在肝、膽、心及包絡有熱,或少陽經寒熱者 ,則柴胡乃手足厥陰、少陽必用之藥;勞在脾胃有熱,或陽氣下陷,則柴胡乃引清氣退熱必 用之藥;惟勞有肺腎者不用可爾。然東垣李氏言諸有熱者宜加之,無熱則不加。又言諸經之瘧,皆以柴胡為君;十二經瘡疽,須用柴胡以散結聚。則有肺瘧腎瘧、十二經之瘡有熱者 ,皆可用之矣。但要用者精思病原,加減佐使可也。
16.《本草經疏》:柴胡,為少陽經表藥。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 推陳致新,除傷寒心下煩熱者,足少陽膽也。膽為清凈之府,無出無入,不可汗,不可吐, 不可下,其經在半表半里,故法從和解,小柴胡湯之屬是也。其性升而散,屬陽,故能達表散邪也。邪結由心下煩熱,邪散則煩熱自解。陽氣下陷 ,則為飲食積聚,陽升則清氣上行 ,脾胃之氣行陽道,則飲食積聚自消散矣。諸痰熱結實,胸中邪逆,五臟間游氣者,少陽實熱之邪所生病也。柴胡苦平而微寒,能除熱散結而解表,故能愈以上諸病。大腸停積,水脹 ,及濕痹拘攣者,柴胡為風藥,風能勝濕故也。按今柴胡有二種,一種色白黃而大者,名銀柴胡,專用治勞熱骨蒸;色微黑而細者,用以解表發散。《本經》并無二種之說,功用亦無分別,但云銀州者為最,則知其優于發散,而非治虛熱之藥明矣。
17.《本草匯言》:銀柴胡、北柴胡、軟柴胡,氣味雖皆苦寒,而俱入少陽、厥陰,然又有別也。銀柴胡清熱,治陰虛內熱也;北柴胡清熱,治傷寒邪熱也;軟柴胡清熱,治肝熱骨蒸也。其出處生成不同,其形色長短黑白不同,其功用內外兩傷主治不同,胡前人混稱一 物,漫無分理?《日華子》所謂補五勞七傷,治久熱羸瘦,與《經驗方》治勞熱,青蒿煎丸少佐柴胡,言銀柴胡也。《衍義》云,《本經》并無一字治勞,而治勞方中用之,鮮有不誤者,言北柴胡也。然又有真藏虛損,原因肝郁血閉成勞,虛因郁致,熱由郁成,軟柴胡亦可相機而用。如《傷寒 》方有大、小柴胡湯,仲景氏用北柴胡也。脾虛勞倦,用補中益氣湯 ,婦人肝郁勞弱,用逍遙散、青蒿煎丸少佐柴胡,俱指軟柴胡也。業醫者當明辨而分治可也 。
18.《本草正》:柴胡,用此者用其涼散,平肝之熱。其性涼,故解寒熱往來,肌表潮熱 ,肝膽火炎,胸脅痛結,兼治瘡瘍,血室受熱;其性散,故主傷寒邪熱未解,溫病熱盛, 少陽頭痛,肝經郁證。總之,邪實者可用,真虛者當酌其宜,雖引清氣上升,然升中有散, 中虛者不可散,虛熱者不可寒,豈容誤哉?19.《藥品化義》:柴胡,性輕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若多用二、三錢,能祛散肌表。屬足少陽膽經藥,治寒熱往來,療瘧疾,除潮熱。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佐補中益氣湯,提元氣而左旋,升達參芪以補中氣。凡三焦膽熱,或偏頭風,或耳內生瘡, 或潮熱膽痹,或兩脅刺痛,用柴胡清肝散以疏肝膽之氣,諸癥悉愈。凡肝脾血虛,骨蒸發熱 ,用逍遙散,以此同白芍抑肝散火,恐柴胡性涼,制以酒拌,領入血分,以清抑郁之氣,而血虛之熱自退。若真臟虧損,易于外感,復受邪熱,或陰虛勞怯致身發熱者,以此佐滋陰降 火湯除熱甚效。所謂內熱用黃芩,外熱用柴胡,為和解要劑。
20.《本草崇原》:柴胡,乃從太陰地土、陽明中土而外達于太陽之藥也,故仲祖《卒病論》言傷寒中風不從表解,太陽之氣逆于中土,不能樞轉外出,則用小柴胡湯達太陽之氣于 肌表,是柴胡并非少陽主藥。后人有病在太陽而用柴胡,則引邪入于少陽之說,此無稽之言 。
21.《本經逢原》:柴胡,小兒五疳羸熱,諸瘧寒熱,咸宜用之。痘疹見點后有寒熱, 或脅下疼熱,于透表藥內用之,不使熱留少陽經中,則將來無咬牙之患。
22.《本草經解》:柴胡,其主心腹腸胃中結氣者,心腹腸胃,五藏六府也,藏府共十二經,凡十一藏皆取決于膽,柴胡輕清,升達膽氣,膽氣條達,則十一藏從之宣化,故心腹腸胃中,凡有結氣,皆能散之也。其主飲食積聚者,蓋飲食入胃,散精于肝,肝之疏散,又借少陽膽為生發之主也,柴胡升達膽氣,則肝能散精,而飲食積聚自下矣。少陽經行半表半里,少陽受邪,邪并于陰則寒,邪并于陽則熱,柴胡和解少陽,故主寒熱之邪氣也。
23.《本草經百種錄》:柴胡,腸胃之藥也。觀《經》中所言治效,皆主腸胃,以其氣味輕清,能于頑土中疏理滯氣,故其功如此。天下惟木能疏土,前人皆指為少陽之藥,是知末而未知其本也。
24.《本草求真》:柴胡能治五癆,必其諸臟諸腑,其癆挾有實熱者,暫可用其解散( 實熱是外邪內郁而實)。真虛而挾實熱,亦當酌其所宜。雖引清陽之氣左旋上行,然升中有散,若無歸、耆同投,其散滋甚。虛熱不可寒,血衰火毒者不可燥,豈容誤哉?兼之性滑善通,凡溏泄大便者,當善用之。
25.《藥征》:《本草綱目》柴胡部中,往往以往來寒熱為其主治也。夫世所謂瘧疾, 其寒熱往來也劇矣,而有用柴胡而治也者,亦有不治也者。于是質之仲氏之書,其用柴胡也 ,無不有胸脅苦滿之證。今乃施諸胸脅苦滿,而寒熱往來者,其應猶響之于聲,非直瘧也, 百疾皆然。無胸脅苦滿證者,則用之無效焉。然則柴胡之所主治,不在彼而在此。
26.《重慶堂隨筆》:柴胡為正傷寒要藥,不可以概治溫熱諸感;為少陽瘧主藥,不可以概治他經諸瘧;為婦科妙藥,不可以概治陰虛陽越之體,用者審之。
27.《本草正義》:柴胡味苦,而專主邪熱,故《名醫別錄》稱其微寒。然香氣馥郁, 而體質輕清,氣味俱薄,故與其他之苦寒泄降者,性情功用,大是不同。《本經》、《別錄 》主治,多屬腸胃中飲食痰水停滯積聚之癥,則諸般積聚,皆由于中氣無權,不能宣布使然 。柴胡能振舉其清陽,則大氣斡旋,而積滯自化。其治外邪寒熱之病,則必寒熱往來,邪氣已漸入于里,不在肌表,非僅散表諸 藥所能透達,則以柴胡之氣味輕清芳香疏泄者,引而舉之以祛邪,仍自表分而解,故柴胡亦為解表之藥,而與麻、桂、荊、防等專主肌表者有別。且柴胡證之嘔逆及胸痞痛諸癥,因皆肝膽木邪橫逆為患,乃以柴胡之升騰疏泄者治之 ,既非鎮攝之品,何以能制剛木之橫? 則以病由外來之邪所乘,肝膽之陽,遏抑不得宣布, 失其條達之本性,因而攻動恣肆。柴胡能疏泄外邪,則邪氣解而肝膽之氣亦舒,木既暢茂, 斯諸證自已。乃或又因此而謂柴胡能平肝膽之橫,凡遇木火上凌,如頭痛耳脹、眩暈嘔逆、 脅肋脹痛等癥,不辨是郁非郁,概投柴胡,愈以助其鴟張,是為教猱升木,則又毫厘之差, 千里之謬矣。甄權《藥性論》謂,治熱勞骨節煩疼,虛乏羸瘦,蓋亦指脾氣不振,清陽陷入陰分者言之,故下文更有宣暢氣血四字。明謂此是氣血不暢,用柴胡以振舉其清氣,則氣血自能宣暢,且可透泄其熱,斯為熱勞羸瘦之正治。初非謂勞瘵既成之后,血液耗竭,灼熱將枯,而亦以柴胡升散之也。乃后人不知辨別,竟誤以為勞瘵通治之良方。

【臨床應用】用于退熱。北柴胡對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瘧疾、肺炎等有較好的退熱效果,據143例的臨床觀察:流行性感冒于24小時退熱者達98.1%,普通感冒于24小時退熱 者達87.9%。制劑及用法:用北柴胡的干燥根,以蒸餾法制成注射液,每安瓿2ml,相當于原生藥2g。肌肉或靜脈注射,每日1-2次,成人每次2ml,周歲以內嬰兒每次1-1.5ml 。

【摘錄】《中華本草》
(醫藥網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于公司 | 網站簡介 | 服務項目 | 技術支持 | 意見反饋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兄弟站點:  生意寶 - 生意社 - 生意場 - 網經社 - 產業互聯網 - 企業風險評級 - 撮合交易 - 化工網 - 紡織網
   檢測通 - 醫療器械網 - 企業官網服務 - 化工網商城
© 醫藥網版權所有 浙ICP證:浙B2-20080131-8 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浙)-經營性-2020-0027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0403     
市場:0571-88161141 服務:0571-882284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看毛片的网站 | 欧美成人午夜 | 玩弄牲欲强老熟女 | 免费黄色福利网站 | 97超碰97|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亚洲有色 | 久草在线资源总站 | 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 一级色毛片|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国一区二区 |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 | 99久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 亚洲好穴| 超97免费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 | 91视频最新入口 | 国产日韩视频在线播放 | 久热精品在线播放 | 欧美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 | 麻豆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观看 | 日日碰狠狠丁香久燥 | 日本视频在线看 | 国产爽爽久久影院潘金莲 | 久久22 | 九色蝌蚪av新入口 |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 成人女人免费毛片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免费软件 | 久久只精品国产 | 国产成熟人妻换╳╳╳╳ | wwwwww日本| 一级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 亚洲国产果冻传媒av在线观看 | 四虎免看黄 | 4hu四虎影视入口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久久久久我 | 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